今天上午
2023年南京中考
语文考试顺利结束
【资料图】
来看看今年考生
语文作文写的啥
2023南京中考语文作文题
考试要写两篇作文,一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
小作文:正确的握笔姿势。
大作文:以下3个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1.学农课程,是否一定要参加?
2.文体活动,是否会影响学业?
3.理科类,科学实践活动有哪些?
(根据考生回忆总结,准确版本以教育部门发布为准)
今年语文作文怎么写?
这里有3位专家
来为大家解读
张鹏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
南师大创意创作院执行院长
写好中考大作文
要见景见人,见情见意!
张鹏社长表示,写好中考这篇大作文,要见景、见人、见情、见意。同样都是写学校的活动,谁的文字更精彩,谁的视角更独特,谁的情感更丰富,谁的见解更深刻……决定了作文的立意和内涵。三个提示角度给予这道题目很大的开合度。孩子们可以挑选自己熟悉喜欢的校园活动进行写作,都是有话可说的。
张鹏分析,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为我们的学校办学、家庭教育、语文教学提供了导向。第一是素质教育的风向标。这道题目提醒广大学校“不唯分数”。如果学校校园活动搞得好,就是孩子们作文的鲜活素材。第二是家校协同的温度计,以往我们所说的家校协同,更多是学业的协同、作业的协同,而学农、校园文化、科技创新类活动同样需要家庭协同。家长要意识到学校的活动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校园的精彩、生活的美好,这就需要家校积极协同参与活动。第三是语文改革的起跑线。这道中考作文题与今年高考题目“故事的力量”实际上一脉相承,提示我们生活的体验和积累要进入语文教学视野,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中学生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刷题上,要学会思考、学会生活。
姚卫伟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
江苏省教育学会校园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写出感悟和美感!
好作文要有意义的感知力和美的鉴赏力
姚老师肯定了本次中考作文题目的创新意识:首先,形式上今年分了大小两道作文题目,检测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加全面;其次,作文题目开放性比较强,考生都有话说,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当然,大家都能写,但是要想写好也不容易,这样的题目可以考出学生的区分度;第三,此次作文题目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语文新课标重视实践性、素养导向和能力导向。写一次学校活动正好体现了这样的导向,非常接地气,很生活化。“中考作文题目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写好作文一定要重视生活的积累、阅读的积累和练笔的积累,三者缺一不可。莫言曾说过:‘写好作文最重要的是语感!’语感从哪里来?语感从生活中来,从阅读中来。”
怎样才能写好这两道作文题呢?姚老师建议,关于正确的握笔姿势,考察的是学生说明文的写作能力。“说明文是一种解说事物的方法,这种表达方式很重要,尤其是考生走上社会以后经常会用到。考生在写作的时候逻辑要清晰,语言要简单明了。”
关于大作文,姚老师表示,作文题目有无限广阔的空间,难就难在考生要迅速找到自己的角度,选择具体的事件,自拟题目,自选题材,可以拟标题《那一次学农活动》《打篮球让我更自信》《中国人为什么要到月球上去》,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夹叙夹议。考生可以写自己经历过的一次实验或劳动,要出活动的过程和收获,首先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同时要有意义的感知力,比如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现象,获得了什么人生感悟等,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立意和思想内涵。而更高级的作文则是有一定的美感,作者须具备一定的美的鉴赏力。
薛城
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
教科室主任
正高级教师
江苏省特级教师
平常的事写出不平常!
根据隐含读者,确立语言风格
薛老师告诉记者,小作文,是个程序性说明文。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握笔姿势。把握笔姿势写清楚,可运用对比、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此道题的关键是“写清楚”,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
大作文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平常生活。作文选材是学生的学校生活,学生有话可说;二是这样的作文要想拉大距离比较难,看似平淡,想写好,必须有较高的写作素养。高明的写作者要会讲一个故事。先要有一个隐含的读者,确定交流的主旨;其次是要把平常的事写得不平常,这一点是区分此篇作文的分水岭。能把平常的活动写得一波三折,妙趣横生者,必得高分;三是要根据隐含读者,确立语言风格,或风趣幽默,或隽永文雅;第四点是不能就事论事,要从这次活动中悟出一点生活的哲理。
针对作文的三个问题,需要学生关注生活,养成思考的习惯。不过,大作文既能写记叙文,又能写议论文,看似平常,却能考出一个学生真实的写作水平。
通过今年的中考作文题,对同学们有什么启示呢?薛老师表示,平时要扎扎实实练好每一次作文,初中的三十六个大作文要认真地写好。在阅读时,把课文文本当范例,从文本中学习写作技巧。写作靠的是平时的功夫,无论是写作的技巧,还是思考的深度,都是一天天慢慢积累的,练成的。
语文考试结束后
同学们稳定心态
沉着应对接下来几场考试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06-20
10-25
10-25
10-25
10-25
10-25
10-25
10-25
10-25
10-25
聚焦百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