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读书是一回事儿,这是内驱力。“我愿意读”是最佳的驱使力。被动读书是另一回事儿,是外驱力。受外力驱使的读书,虽有一定效果,但总不会长久。外力一旦撤出,必然“力亡读息”。
如果自己想读书,又想读得有效果,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切实读”。
清代张履祥在《初学备忘》里说:“读书为学,须是切实。切实者,切己也,养德养身是也。”
(资料图)
养德养身关乎己,关乎己之一生,这样读书与功名利禄无关。既然如此,读书须切己。这里的“己”,是指自己的生活经历,是指自己的实际需求。没有生活底蕴去读书,犹如风行水上,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实际需求去读,才会水石相击,泠泠作响。
初登讲台,讲鲁迅的《祝福》,当我讲到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一节时,学生笑,自己也跟着笑。时过三年,我的儿子已经两岁了。再次讲“阿毛被狼吃”一节时,想到自己的小儿,方才理解作为母亲的祥林嫂失去小儿的痛苦,不禁潸然泪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三十年,努力奋斗,又能收获几许?功名利禄这等热闹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怀才不遇”之感油然而生,如鲠在喉,隐隐作痛。为什么会有这种痛苦?自己真的是“怀才不遇”吗?有了三十年的职场生活做底蕴,再次读《孔子家语》,对“怀才不遇”方才有了彻悟。孔子陈蔡绝粮,子路质疑“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孔子是这样回答的:“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是否怀才,是个人品质修为所成,能不能怀才有“遇”,这是由时势所决定的。历史长河中,君子有才不遇者众矣,哪里独有孔丘一人。古人如何对待“怀才不遇”?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孟子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亦云:“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这就是古人行事之真理。如此透彻领悟,哪还会有怀才不遇之感?
读懂一个词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读懂一篇文章,读懂一本书呢?
欲读懂蒋捷的《虞美人·听雨》,非走过春夏秋冬人生四季不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少年读,“红烛昏罗帐”入眼,其他的则进入记忆的仓库,或随风而逝。当你“鬓已星星”时再读,你才会真正读懂“悲欢离合总无情”这人生滋味。由此可知,读书需要生活经历这道门槛,这个门槛需要等待。读名著,了解宜早,若要真正读懂且还能读出点儿东西来,则需要生活作底蕴。
读书切己,除了要带着生活经历,更要了解自我的需求。这个自我需求是和外界要求读书相对而言的。自我需求,包括职业需求、自我成长需求、修养品德需求。
有了几年的课堂教学历练,感觉有了点儿教学“功夫”,课堂上便有些意气风发,课堂成了我的舞台,学生成了观众;我潇洒快意了,可学生却闭口不言了,任凭我“狂轰乱炸”,百般“启发”。
出问题了,怎么办?必须解决。我拿起了《自主课堂》,从中找到了原因。课堂上,学生有谁能承受一次次的“失败”,又有谁愿意承认自己“无知”呢?学生需要课堂安全感和归属感,那么教师就要创造能够保障学生情绪安全感和归属感的课堂环境,让他们认识到,在课堂上,承认自己的知识漏洞或错误不是丢人现眼的事——课堂本来就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我终于明白,过去我太苛求学生回答正确。自此,“课堂本来就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成了我的课堂理念。
除了教学,还要做班级管理工作。班级工作更是纷繁复杂,常常碰到“问题学生”,与“问题学生”过招,尽管挫折、沮丧、头疼,但也能让我增长本领。我从苏明进的《希望教室》里找到对待“问题学生”的妙招,一改过去“训斥、罚站、写检查”等被动招数。在处理“熊孩子”犯错之前,我先让他们写犯错的经过、心里的真实想法,争取自我厘清事情的始末。当孩子有了反省的诚意后,我再与他们沟通,让他们明白错在哪里,和他们一起商量解决及补救的方法。这样既教育了“问题学生”,还治好了我情绪冲动的老毛病。
反省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活,我认为没有自我需求,也就缺乏终身读书的动力。根据自我需求读书,才会对读书有兴趣,有动力,才可以做到终身学习、学以修身。
(作者系天津市天津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12日第10版
作者:吴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06-20
10-25
10-25
10-25
10-25
10-25
10-25
10-25
10-25
10-25
聚焦百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