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校园的工匠大师何时不再“两头跑”? 焦点滚动
2023-03-07 07:07:01来源:工人日报


【资料图】

本报北京3月6日电(记者罗筱晓 陈晓燕 陈华)“10来年前,我作为企业高技能人才代表去技师院校任教时,公司不太支持。”全国两会上,谈到自己身份的转变,安徽省阜阳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副主任贾亮代表说起一段往事。在“两头跑”3年多后终究难以“两全其美”,贾亮辞去公司工作,成为一名专职教师。

技能大师进校园,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途经之一。然而,一线师傅要长期当职业院校的老师,并非易事。两会前夕,在石家庄多所职业院校调研时,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委员发现,几乎没有来自企业的技能人才能系统性地给学生上课。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技能人才上讲台会减少他们的生产时间,企业觉得‘亏’。”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天亮代表表示。

过去几年,不少新企业落地湖南湘西州,但当地职业院校学生去企业跟师傅学习的机会并没有显著增加。据江天亮代表了解,一方面因为企业要顾虑设备和学生安全;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没有明确一线技能人才带实习生的待遇,师傅们也缺乏积极性。

实际上,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有着丰富实操经验的一线工匠大师十分稀缺。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科长韩其芳委员到北京参会的前一天,与嘉兴交通学校签订了新的聘任协议,成为该校客座教授。

此前,韩其芳委员每个周末到平湖技师学院授课,平时如果学校有急需解决的专业难题,他也能及时去现场支招。韩其芳委员介绍,平湖技师学院开设了许多职业院校没有的电缆专业,这方面人才是他所在公司迫切需要的,因此公司很支持他去“兼职”。

“如此贴合的校企合作‘可遇不可求’。”韩其芳委员的讲述让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火花小组组长王钦峰代表很羡慕。王钦峰代表发现,由于不少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发展实际不贴合,仅靠技能大师进校园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入职即可上手的毕业生。“长此以往,企业不愿再做无用功。”王钦峰代表说。

“把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各级产教融合企业名单,有助于推动师傅当老师。”贵州省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教授邱宁宏代表所在的院系,去年底与当地一家企业联办了“农业大数据人才实训班”,学生直接到生产一线学习。这家公司入选了贵州省产教融合企业名单,享受金融、财政等政策优惠,也担负起了更多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责任。

标签: 技师学院 技能大师 工匠大师 校企合作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魔法师学徒插曲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